探因雾锁迷城背后的利益博弈
滚滚黑烟背后,实际上就是无法撼动的利益格局。
持续两年的雾霾阻击战正是这样。数据显示,10年间,中国汽车总量增加了一个亿,北京仅2010年就增加了80万辆,其背后的环保意义是,目前机动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到了全部的1/3以上,是PM2.5的主要载体。
但是和国外相比,国内油品质量升级却一直难以向前推进。 “这主要是因为油品不达标。为了阻止成本攀升,中国石油企业采用拖延、磨蹭战术,希望能从国家获得更多的补贴。车升级,油滞后,使排放标准推动的汽车技术升级效果打折。”有汽车界人士抱怨道,尽管国家已经强制要求提升质量,但即便是在北京,油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距甚远,而山东等地方炼厂的低品质油品数量更是巨大。
但在油企看来,尾气治理效果不佳的罪魁祸首却是汽车。据透露,国内已全面执行国四汽油标准,但达到国四及以上标准的汽车还不够多,国内大货车环保更是出现大面积造假。
在油企车企互相推诿指责的同时,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博弈也在升温。“在可以预计的时间内,煤炭仍将是中国的主体能源。”这一说法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中数次出现,认为治理雾霾的重点是煤炭的清洁利用。但新能源界人士则认为国家应该将更多的财力、资源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。
与上述产业间的博弈相比,各级政府部门的利益藩篱以及体制上的阻碍更大。环保部督查组赴京津冀等地督查发现,目前“顶风排污”现象仍然存在。长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说,向高污染、高能耗的“吃饭产业”开刀,但大量被压被砍的都是“苍蝇”级的小企业、小作坊,真正的排污大户关停并转遥遥无期。
“环保局执法太弱,除专项行动,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不敢动真格的,怕影响地方GDP。”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反映。
“正是这些千丝万缕的利益链,让一些地方治理环境污染时投鼠忌器。”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的这句话无疑道出了背后的原因。
出路治污关键要冲破利益藩篱
“治理污染,实际上最关键就是冲破利益藩篱,这其中包括企业、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和执法部门等。”一位环保权威人士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坦言。
“我们主要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治污,就是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限时、停业或者关闭,可是企业也有对付办法,这个排污口关了,还有通往地下的另一个隐蔽的排污口。一旦有检查组来就停产装装样子,风声过了再接着干。这俨然已经成为高污染企业的生存法则。”上述人士说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执法不严的问题。“数据监测失真,烟囱里冒着黑烟,你说当地政府真的不知道?实际上很多时候政府为了经济考虑,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一些环保监管部门也因为利益驱动,反而成了环境违法企业保护伞。”一位地方政府环保官员坦言,甚至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管理人员收了好处,已经成了当地污染企业的“代言人”,帮助其造假逃避检查。
“无法根除这些盘踞在背后的利益,政策的效果就不会显现出来,我们根本无法真正把环境治理好。”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说。
“虽然会动一部分利益团体的蛋糕,但是环保监管一定会更加铁腕实施下去。”潘岳对记者说。他表示,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,不能仅仅依靠罚款,通过严格执法,促使企业不敢偷排、漏排以及超标排放,并保持持续稳定的达标排放,才是解决违法成本过低的根本。在他看来,2015年环保监管局面将会发生巨大改变。